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商科教育 > 正文

【新商科】与法同行:大学生就业法律风险防范——全校商科课程高管进课堂实践交流课

时间:2024-11-04 浏览量: 作者:

为了让《网络伦理与电子商务法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学会用法律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綦江新商科教学部教师杜嘉于10月31日下午在智者楼203教室,组织学生与重庆市綦江区通惠法律服务所罗劲松主任开展一场主题为“与法同行:大学生就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全校商科课程高管进课堂实践交流课。

择业前的法律准备

罗劲松主任在分享之前,通过“时光倒流”,讲述他的大学毕业就业季的回忆。罗主任告诉学生:就业的前提一定要做好择业前的法律准备,了解就业法律法规,例如:掌握国家就业政策、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试用期约定、保密与竞业限制等条款)以及关注地方性规定;还需熟悉合同条款,确认用人单位资质,警惕以招聘之名,行诈骗之实,并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二、择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罗劲松主任告诉同学们,择业过程中的会存在一些法律风险,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避开那些“坑”,以“大学生找工作那些事”为案例出发点,谈到:有些不法分子会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或者打着招聘的幌子拉人进传销组织,此时同学们要学会甄别招聘信息的真伪,多留个心眼儿,查看公司的背景,比如通过天眼查、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平台;而面对面试中的歧视和不当提问、试用期的不合法行为、劳动合同签订风险等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择业后的法律权益

对于择业后的法律权益保护,罗劲松主任主要从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工资、福利及保险权益、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这4个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互动环节

在学生提问环节,有学生提出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在菜鸟驿站拿快递,把自己的快递拿走不扫码,是否构成犯罪?”“HR 口中的‘N+1’的标准是什么?”“和心理医生签订了保密协议,医生却把聊天内容告知了父母和老师,是否违法?”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罗主任也一一为学生做了解答。

通过罗主任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图文:杜嘉

綦江新商科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