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7点,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全体教师齐聚明善图书馆 509 室,在副院长郭晶晶的主持下,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实践与文学教育使命" 的专题学习活动。活动聚焦彭鸿斌董事长《梦想与实践——建设新时代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进行深度解读。资深教师王恒绩、新教师兰欣、殷文佳等等多位教师围绕著作核心思想,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心得体会。





业务提升会上,会上郭晶晶院长系统阐释著作核心理念,以精心制作的六页 PPT 为载体,从 "错位发展战略"" 四位一体双院制 ""完满教育体系" 三个维度对彭鸿斌董事长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解读。她指出,《梦想与实践》中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创新性提出 "信息产业商学院" 的办学定位,强调通过工科、商科、艺术的交叉融合培养 "高情商经营管理者"。
在解读 "四位一体双院制" 时,郭院长特别展示了书中关于 "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 的育人模式,结合綦江校区各个书院、创意写作工坊等实体建设案例,强调书院制在培养学生领导力、创造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她重点剖析了彭鸿斌董事长提出的 "最艺术的非艺术大学" 发展目标,认为这一理念为创意写作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培养文学创作者,更要培养具有商业思维、人文素养和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老教师王恒绩说,产教融合的文学实践路径 "彭董事长在书中强调 ' 让学生的个性和专业同步成长 ',这与我多年坚持的 ' 文学 + 实践 ' 教学理念高度契合。" 深耕创意写作教学多年的王恒绩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道。
丁一钒老师以其指导的剧本杀项目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文学创作与商业实践相结合:"我们的学生不仅要会写故事,还要懂市场策划、运营管理。还有,我的学生跟大网站签约、卖版权等,都表明我们将文学创意转化为商业价值是很成功的尝试。" 他说,创意写作教育应打破传统文学教育的封闭性,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项目孵化等方式,培养学生 "既能创作又懂经营" 的复合能力。
新教师兰欣说,以通识教育激活文学创造力 "通读两本著作,我最深的感受是彭董事长对 ' 全人教育 ' 的深刻理解。" 入职未满一年的青年教师兰欣从通识教育视角分享了学习心得。她特别关注书中关于 "通识教育要与地域文化结合" 的论述,认为这为创意写作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兰欣老师除了授课,还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总在培训学生如何写新闻,如何让外界更真实地了解移通完满。"这与彭董事长强调的 '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思考者 ' 的目标高度一致。"
殷文佳老师说,文学教育的情商培养价值 "彭董事长提出的 ' 高情商经营管理者 ' 培养目标,让我重新思考文学教育的育人价值。" 殷文佳老师从文学与情商培养的角度切入,结合书中关于 "完满教育" 的论述展开分析。她指出,创意写作课程不应局限于写作技巧训练,更应成为学生情感表达、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殷老师以其所带的 "非虚构工坊" 课程为例,学生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更学会了共情与反思。"这正是彭董事长所倡导的 ' 社会能力 ' 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晶晶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彭鸿斌董事长在书中 “错位发展”“四位一体双院制” 等核心理念与学院 “培养复合型文学人才” 的定位高度契合,尤其是 “高情商经营管理者” 的目标,为文学教育注入了新内涵。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实践困惑,她提出三点规划: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与影视、出版等企业共建创意工坊;二是强化书院文化浸润,通过 “围炉夜话”“师生共膳” 等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三是推进课程创新,将完满教育理念融入创意写作工坊、文学赛事等环节,培养兼具文学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她表示,学院将持续以彭鸿斌董事长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为建设中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贡献文学教育力量。
图文 王恒绩
供稿 创意写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