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区新闻 > 校区快讯 > 正文

【创意写作】《跨课程创意写作的设计策略与教学方法——以散文写作为例》——刘卫东博士云端讲坛交流会

时间:2023-10-31 浏览量: 作者:

秋暮露成霜,冬初物皆新。10月25日晚上19点,綦江创意写作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创意写作云端讲坛”活动,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此次讲坛特邀青年作家刘卫东博士作为主讲嘉宾,创意写作学院综合教研室主任刘明老师主持本次会议。刘博士以散文写作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法为例,分享了跨课程创意写作的设计策略与教学方法,揭示了如何将创意写作融入日常教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人才,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关注。会议延长了一个多小时,双方还意犹未尽。


作为一位资深的创意写作研究者,刘卫东博士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在跨课程创意写作中的设计策略和教学方法。他强调了写作课程的多元化和跨学科性,认为写作应该贯穿于各个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刘博士首先对创意写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表示:“创意写作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并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

在讲座中,刘博士详细介绍了跨课程创意写作的设计策略。讲座主要从教学法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跨课程散文写作课的基本理念、相关经验、教学方法,以及存在难点、问题,重点对教学法、理念进行了分析。具体结合课程实例展开,对跨课程创意写作的4个目标、6种思维训练、32种热身模块等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跨课程散文写作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与讨论。刘博士指出,创意写作不应局限于文学课程,而应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跨课程的创意写作,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博士以散文写作的课程设计为例,分享了如何将创意写作融入传统的教学内容。他强调了散文写作的实用性和美感,认为散文是人们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刘博士表示:“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这项教学策略的提出源于对当前教育体系中学科分割现象的深刻反思。刘博士认为,创意写作作为一种高度跨学科的艺术形式,能够有效地连接不同学科领域,帮助学生克服学科之间的隔阂。

刘博士还分享了散文写作的教学法。他说,在散文写作的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各种主题和情境,通过文字描绘出独特的个人视角和情感。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写作实践、案例分析、作品分享等,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他提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讲座最后,创意写作学院的教师们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刘博士进行进一步地交流与互动。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老师对刘博士精彩绝伦的讲座分享赞不绝口,她几乎把笔记本记满了。刘博士的课程设置中向学生提供了多维度选择,真正践行了从学生出发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实现了师生平等,这也是我们目前所匮乏的,我们要把刘博士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督导王恒绩老师表示,刘博士分享的这种跨课程创意写作的教学策略,与我们创意写作学院的作家班教学方法很相像,课堂就要如此呈现,他用三个词语——观察,细节,多样化,高度凝练概括了本次讲座。期望创意写作学院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人文关怀和跨界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合川校区的杨玥老师说,刘博士从课程定位、设计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再到跨模块联动,整个环节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所有的流程都太完美了,感觉是把研究生一年的课程在一节课全上完,信息量巨大,还需要再好好消化。

此次“创意写作云端讲坛”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夏曦老师表示,这次讲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创意写作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承担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积极尝试将创意的写作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和表达的热情。刘涵玉老师说,刘博士提供给老师们别样的启发,尤其是从动植物的视角出发启迪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刘博士的讲座让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又向前跨了一步。

创意写作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启发性的学科。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綦江创意写作学院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创意写作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撰稿:段瑶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