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643期|綦河故事:春秋故事力:传统智慧与现代思维的对话——綦河书院名誉院长公开课第二讲

时间:2025-03-18 浏览量: 作者:

春秋韵里寻智钥,三月芳菲汇书堂。3月17日,綦河书院名誉院长郭晓东教授在观涛·多功能报告厅为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以“春秋故事力:传统智慧与现代思维的对话”为主题的院长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领略到了学术的魅力,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拓宽视野的良好平台。

郭晓东教授为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尤其在儒家经学与宋明理学领域造诣深厚,近年来更是专注于《春秋》学与《四书》学的研究。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郭教授于名誉院长办公室内挥笔为綦河书院题写了“诚意正心”四个大字,并当场赠予书院。这幅题字不仅承载了郭教授对綦河书院深切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望,也标志着此次温馨“回家”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此举不仅展现了郭教授对书院的深厚情谊,也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精神礼物,彰显了书院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

随后,郭院长移步观涛·多功能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郭教授对“春秋故事力:传统智慧与现代思维的对话”这一主题进行解析,同时与部分学生就“古代智慧与现代脱节”的观点,从哲学层面展开深入的探讨。郭教授引用董仲舒、陆九渊等人的观点,指出尽管时代巨变,但人性中对亲情、爱情、友情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始终不变,这为此次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也凸显研读古书的价值。

郭院长引经据典,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他特别提到了晋文公重耳的传奇经历:重耳被迫流亡长达19年,在魏国遭受冷遇,甚至向野人乞食时被扔土块。然而,子犯的一句“天赐也”,使他转换了思维,从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这个故事意在提醒大家,看待问题应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在齐国,重耳沉醉安逸生活之时,妻子和手下以“怀与安实败名”劝其奋进,这让大家明白要突破舒适区远离躺平才能成就事业。途经曹国时,曹国国君的无礼和大夫之妻的远见形成鲜明对比,郭教授借此强调,观察一个人要综合考量其身边的人。

城濮之战作为公开课的重要部分,郭院长深入解析了晋国在这场战役中的决策过程。楚国攻打宋国,晋国面临是否救援的艰难抉择。先轸从道义、政治利益等多个角度分析,提出救援宋国既能报恩,又能树立威望成就霸业,并制定攻打楚国附庸国的策略,这一“围魏救赵”的雏形尽显古人智慧。映照出“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由来。郭教授深入剖析故事背后的传统智慧,强调在复杂的局势下,多角度分析问题、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古人的处世哲学、政治谋略、人生态度等与现代思维紧密相连。

郭院长讲授完毕以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并与郭院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来自南江书院计算机学院的王乐乐同学就儒家思想中家国情怀的践行提出疑惑,郭教授耐心解答:“家国情怀并非空洞口号,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家庭责任、做好每一阶段所应的义务就是最好的体现。”

讲座结束后郭教授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共享厨房,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热气腾腾的火锅迅速拉近了院长与同学们的距离。长桌上摆满了丰富多样的食材与各具特色菜品,院长与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举杯,庆祝这一美好的时刻。火锅下肚,院长与同学们拉拉家常,谈谈感想,耐心地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温暖和谐的氛围如同冬日暖阳,让书院充满家的味道。


此次公开课活动极大丰富了綦河书院的文化内涵,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深度探寻传统智慧、启迪现代思维的宝贵契机。綦河书院以“故事力”为核心领导力培养体系的基地,以“诚意正心”为家风家训,在郭晓东院长的指导支持下,綦河书院将继续秉承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致力于培育更多德才兼备、胸怀天下的时代新人。

文:游佳乐、王乐乐、王琳

照片:何佳峻、王天威、杨思一、夏露月

视频:何佳峻、罗鑫

(綦河书院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