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528期|横山青年:走进时间的艺术,探秘“藏”在书院的宝藏工坊 ——记横山国瓷研学工坊的10月运营日记

时间:2024-10-22 浏览量: 作者:

“陶,是时间的艺术。”从泥到器,从无形到有形,要经过长时间的雕琢与等待。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感受陶瓷塑造成型的工艺之美,也可以感受自我创造与表达的成长之美。今天带大家探秘一个“藏”在书院的特别艺术空间——横山国瓷研学工坊。

宝藏工坊翻新篇

横山国瓷研学工坊成立于2023年,由横山书院携自建团队共同打造,工坊以培养书院学子工艺塑造技能,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在工艺文化中开拓格局视野、增强文化学养、塑造审美追求、传播中国品牌为核心目标。核心项目包含校园文创泥塑产品制造、泥塑雕刻、陶艺制作等。通过每周定点定时开展陶艺创作、拉胚捏泥、烧陶制陶等活动,深化工艺技巧,阶段性产出泥塑作品。除常规活动以外,工坊持续挖掘链接专业师资,开展了6次名陶名师进书院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带领工坊同学产出了200+陶瓷作品,工坊活动覆盖人数超过1000+。

工坊空间焕新颜

为营造工坊的独特氛围,全面生动地呈现工坊的文化内涵。开学以来,工坊师生根据工坊的整体布局与空间特点,从空间布局、作品展览、文化输出三个维度对工坊空间进行了整体焕新改造。成功将有限的活动空间改造成为集教学、创作、展示与交流为一体综合性陶瓷艺术空间,将整体空间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晾坯区、展示区、作业区;此外,工坊内配备齐全的陶艺设备,包含电动拉坯机、烧窑机,造型、上釉、修坯等操作工具,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专业的陶瓷艺术交流空间。

陶艺圈层传帮带

为扩大横山国瓷研学工坊在全校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并培养更多对陶艺充满热情、具备创新潜力的书院学子。本月,工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实施了工坊成员招募计划。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198名同学加入,成为工坊基础成员。通过自主报名、简历筛选、面试交流等环节,为工坊吸纳了15名在陶瓷艺术领域展现出较高潜力与热情的同学,成为了工坊的固定成员。针对新加入的固定成员,制定了系统详尽的培养计划,包括陶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作品创作等方面,旨在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与实践,逐步提升工坊成员的陶艺技能与创作水平。

解锁学陶初体验

通过前期预热准备,工坊于10月18日16:00迎来了本学期第一场活动,工坊指导老师陈老师带领大家穿越历史长河,追溯陶艺的起源与发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作品赏析,引导同学们了解了陶艺的千年发展史;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感受泥土、感受陶艺,陈老师带大家解锁了捏泥、釉下彩的全新体验,工坊成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揉泥和釉下彩的基本技法。虽然都是初次接触陶艺,但同学们创作热情高涨,凭借着生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坯体绘制了丰富的色彩。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陶瓷艺术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陶瓷魅力的决心。

横山国瓷研学工坊,作为校内首个以“陶”为独特艺术展现形式的艺术空间,不仅是书院重点打造的特色项目,更是与陶瓷艺术爱好者连接的对话桥梁。工坊将继续搭建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背景、不同领域人才的跨界融合,共同探索陶瓷艺术的新边界;不断提升工坊成员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继续秉持初心,为更多陶瓷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品牌,在书院塑造国瓷品质的美好愿景。

图:熊绍东

文:李浩兰

横山书院&横山国瓷研学工坊联合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