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移通学子备战四六级考试,激发英语自主学习动力,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图书馆于 4 -5月开展 “‘词’蕴真知,‘英’启新程” 单词打卡 21 天挑战赛。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开放,100 个参赛名额发布后迅速报满,同学们以昂扬的状态开启了这场知识积累与毅力考验的双重挑战。活动模式:线上打卡夯基础,线下分享促提升本次活动采用 “线上自主打卡 + 线下总结分享” 的形式。参赛同学需使用指定软件,每日完成不少于 40 个单词的背诵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号召,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与非遗文化保护深度融合,构建非遗传承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2025年5月21日,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行了“短视频+非遗”为主题的座谈会。本次会议由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彭浩老师主持,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主管刘嘉楷老师等共4位教师出席。在会议伊始,彭浩老师热情地介绍了双方参会教师,随后详细阐述了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文化底蕴,...
为切实做好2025届毕业生离校工作,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5月20日上午,綦江校区于瀛山图书馆第三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协调会。副校长孙玺、副校长李文豹、校长助理梁少锋、校长助理谢银平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唐尚静主持。会上,学生处解读《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2025届毕业生教育及离校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对象、教育内容、具体任务分工等方面作详细说明。...
为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 IT 应用技能,进一步落实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大学生数据管理和软件开发能力,促进我校学生的学习交流,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信息安全学院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组织结构1.主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2.承办单位信息安全学院3.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吕翊 何先刚副主任委员:王永周 孙玺 刘枚 王宁委员:潘显兵 ...
2025年5月14日上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通识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李宏图在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224会议室开展了通识教育指导工作,集团行政总裁王征、通识教学部主任兼远景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会。会议伊始,集团行政总裁王征以“新时代的新大学:重庆移通学院”为主题,向李宏图教授详细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硬件设施、教育成果以及其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高情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数字经济时代人才。...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紧跟网络安全领域前沿动态,加强信息安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信息安全学院院长王宁、代理教学副院长周小艳于2025年5月16日至18日,前往东南大学参加了“网络空间安全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教师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东南大学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举办,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5月15日至18日,第十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于江苏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盛大举行。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软件教研室主任王燚、骨干教师徐国栋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盛会,积极投身于这场教育创新的学术盛宴,探索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未来之路。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挑战与行动”为主题,设置了丰富的主题论坛与分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深化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厚植地方文化传承根基,5月18日綦江校区通识教学部张晟、郑玲玲、谭松林三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綦江博物馆,以《信息技术与社会》《幸福课》《古典音乐入门》三门通识课程为载体,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实景教学与文物对话的创新模式,构建起多维度知识融合的创新教育场景。抵达博物馆后,綦江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郭嗣玉在博物馆学堂为移通师生讲述了创馆历程。馆内珍藏的汉代画像砖、明清时期民间工艺品以及綦江恐龙化石等珍贵文物,...
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浪潮中,重庆移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携手重庆铅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在綦江校区移通影院一号厅盛大举办“光影创变·智绘未来”2025年动画放映嘉年华活动,以校企联动的创新模式共筑动画产业生态的新篇章,为区域数字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校企合作共筑产业人才新高地本次活动在重庆移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的精心策划与重庆铅元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下,...
为助力学生理解货币的历史演进与经济学原理,2025年5月13日,通识教学部《生活中的经济学》主讲教师刘静宜邀请《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主讲教师王梓凡,在仁者楼303教室开展以“货币的前世‘经’生”为主题的双师授课。两位教师以跨学科视角搭建货币认知框架,带领学生在时空交织中解码货币的本质与社会价值。历史脉络:在实物叙事中勾勒货币演进轨迹课程伊始,王梓凡老师以原始社会“以牛换米”的偶然交易为引,抛出“如何突破物物交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