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下午4点,綦江校区通识教学部于智者楼102教室开展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分享会。冉巍老师对参加南开大学举办的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课程研讨会进行分享,部门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冉巍老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知识的传递已不再是人类学习面临的挑战,而是如何与AI协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接着,冉老师着重介绍了南开大学赵宏老师应对AI对教育教学挑战提出的“教师是编剧和导演、学生是主演、AI是伙伴”的新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人与AI共同施教,落实POT-OBE教育理念与5E教学新范式。POT-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f Problem Oriented Thinking)教育理念,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5E教学新范式则包括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运用第一性原理分析问题本质,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与方法,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评价与反思五个环节。旨在全面培育学生的“能力+认知”素养,帮助学生构建“问题逻辑认知模式”。

然后,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分享。在参加相关培训后,她率先将POT-OBE教育理念与5E教学新范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为例,首先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接着教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制定解决方案,推动学生实践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分析过程与结果。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显著帮助作用。在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通过与AI的协同合作,不断拓展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张艳老师对本次分享会做简要总结。她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鼓励教师们积极拥抱变化,熟练掌握AI工具,探索AI融入课程的有效路径,推动课程改革迈向新高度。会后各课程组结合冉老师的分享围绕一体化课程建设展开积极讨论和交流,也激发了老师们对AI融入通识课程的深度思考。分享会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相信今后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之下,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在多个维度释放强大效能。
图:谭松林
文:冉巍
通识教育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