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9月27日戏剧影视学院主讲《电影美学》的张诗禹老师特邀通识教学部《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的甄白灵老师,以及主讲《生活中的经济学》的徐铖老师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对话。三位老师共同围绕经典史诗电影《天国王朝》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同一部电影作品,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维的双重盛宴。
光影艺术的匠心独运——电影《天国王朝》的美学剖析
课程伊始,张老师先引领学生欣赏电影《天国王朝》的经典片段,放映结束后张老师便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两位主角的灯光各有什么内涵。在座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们深入探索了《天国王朝》中暖光和冷光的巧妙运用与布景的精细设计:如冷色调在战争场面的运用以营造紧张感,而暖色调则在和平场景中出现,带来温馨与希望的感觉。此外,张老师还详细讲解了影片中的布景设计,包括历史建筑的复原、道具的选择与摆放等,分析了影片的色彩选择如何与主题相呼应。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影片是如何通过光影的变换营造出中世纪战争的壮阔与悲壮,以及如何通过场景布置再现历史风貌。张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电影的视觉美感,还深刻地理解了电影作为艺术表达形式的独特魅力。

历史的回响与神话的交织——《天国王朝》中的欧洲文明探索
随后,甄白灵老师接过话题,将学生们的视线从画面引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与历史。她首先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背景、宗教环境以及政治格局,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甄老师结合《天国王朝》的剧情,生动地讲述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风情以及古希腊神话故事对影片情节的潜在影响。随后,甄老师结合影片中的具体情节,对影片中的某些象征性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学们都被她讲述的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所吸引,大家还就中西方神话以及中西方文明的不同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提到,甄老师的讲解让自己对电影产生了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方式,而是看作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媒介。甄老师的讲解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激发了他们对欧洲文明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银幕背后的经济密码——《天国王朝》制作与发行的经济学视角
课堂的最后,徐铖老师顺势从热点《黑神话悟空》背后的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多角度对比。随后,徐老师从电影的制作、发行与盈利等方面对影视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首先介绍了电影产业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模式,然后结合《触不可及》《哪吒》等影片的具体案例,讲解了电影制作中的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策略以及票房收益预测等关键环节。徐老师还引导学生们思考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鼓励他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徐老师和同学们还特别探讨了《天国王朝》作为一部大制作史诗片在经济运作上的成功与挑战。徐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在享受电影艺术的同时,也学会了用经济学的眼光审视文化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

本次多师授课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成为历史的观察者、经济活动的分析者和美学的体验者,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对电影《天国王朝》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更感受到知识的无限可能。
图文:甄白灵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