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通识课程实践内容,强化学生跨学科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2024年12月7日,历史与艺术教研室的付忠明老师,带领8名学子组成的调研小组,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文化的敬仰,踏上一场独特的文化调研之旅——前往古剑山景区净音寺,深入探寻佛教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的融合之美。

此次调研活动,以建筑美学为基础,禅学知识为辅助,旨在通过细致的考察,揭示屋檐、横梁、横匾、木雕、石雕等建筑元素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感受禅韵文化的深邃与广博。

在细雨绵绵的清晨,调研小组步入宁静而祥和的净音寺。他们首先聚焦寺庙的屋檐,与寺内僧众及游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在僧侣的耐心解答下,小组成员们对屋檐在佛教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设计与构造无不蕴含着禅学的精神追求。屋檐上精雕细刻的如意、莲花图案,以及檐角处威严的龙九子——嘲风,都充分展现千年文化的积淀与工匠的精湛技艺。

接着,在付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们进一步领略了横梁在寺庙建筑美学中的独特韵味。横梁上的忍冬花与金龙图案,以其深远的寓意和庄重的色彩,彰显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尊贵。此外,付老师还向小组成员们介绍了钟楼与鼓楼的重要性,晨钟暮鼓的悠扬旋律时刻提醒着寺内僧众勤勉修行,珍惜时光。

在调研过程中,付老师以其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小组成员们逐一解读了神像、建筑及花纹背后的深刻含义。从地藏王的慈悲到弥勒佛的欢笑,从文殊菩萨的智慧到释迦牟尼的觉悟,从建筑细节的匠心独运到寺庙内对联文化的详解。小组成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与付老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在这场文化的盛宴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提升,对禅韵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有了更为较为深刻的理解。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也是师生们跨越书本思维、开阔视野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满足了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在通识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此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育人目标的实现,展现了“识一践一,课外交融”的育人新模式。未来,通识教学部将继续努力,为师生们提供更多探索知识、领略文化魅力的机会与平台。
学生心得
通过实践,探访古剑山静音寺,深感佛教文化之博大精深与传统建筑艺术之精妙绝伦。此行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之种,收获满满,感悟颇深。
——2022级计算机科学田盛中
在古剑之巅,静音寺静谧地诉说着千年的梵音与岁月的沧桑,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仿佛在低吟着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建筑艺术的瑰丽。行走其间,心灵得以沉静,仿佛穿越古今,与历史对话,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宛如一幅动人的诗意画卷,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2022级计算机科学何佳佳
这次实地探访,漫步于古刹之中,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饱览着艺术的风华。那巍峨的殿宇,精细的雕刻,无不诉说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而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梵香,更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诗意画卷中,感受着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祥和与美好。
——2022级计算机科学张杰阳
图:张杰阳
文:付忠明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