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商科教育 > 正文

【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学院合作,协同育人——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谋“商科+思政”新型育人路径

时间:2025-03-17 浏览量: 作者:

为积极响应学科协同发展号召,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融合,促进两院合作,共同探寻新商科教育中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2025年3月12日,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南州食堂见所未见・多功能报告厅成功举行了“红商融合,薪火相传”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陶辉副教授主持,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主管刘嘉楷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覃志蓉老师等共16位教师出席。

在会议上,陶辉老师热情介绍了双方参会教师,并细致阐述了研讨会的背景和会议流程。陶辉老师强调,在时代浪潮下,商科教育亟待注入红色基因,培育兼具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商业人才。传统商科教育过度聚焦经济利益,而红色基因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与价值观,恰能为其提供价值导向,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商业伦理观,实现全面发展。

然后,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主管刘嘉楷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覃志蓉老师,就“商科课堂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发表了独到见解。刘嘉楷老师指出:“我们可在国际通用模型基础上,巧妙嵌入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等中国价值元素,通过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精选案例等举措,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的商科教育模式”。覃志蓉老师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要求构建本土化理论框架,用以指导商科教育,从而培育契合中国商业发展实际的特色人才”。两位老师的观点引发了参会教师的热烈讨论。经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商科课堂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需兼顾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国际通用模型。

紧接着,双方围绕实战工坊活动展开深入探讨,尤其对设计“15分钟课程思政微模块”进行了详细解读与研讨,力求在后续交流中,制定出高可操作性且符合要求的实施方案,确保交流成果落地生根,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会议尾声,在陶辉老师组织下,全体参会人员进行手势合影。数字媒体产业学院老师左手比“√”,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右手比“♥”,寓意商科与思政的深度交融。此次研讨会通过充分交流与互动,深化了双方教师对红商融合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有力推动了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商科教学部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展望未来,双方将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多方面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商科教育迈向新高度。



图:鲜萱 朱思琪

文:吴世侠 普镜旖 崔笛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