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蒙山,镌刻着红色基因;滔滔沂水,流淌着革命情怀。2025年3月23日,大健康管理学院一“綦”答“沂”·“蒙”辉传颂宣讲团成员汪圣骐、峗庆帝于南江书院审问·启迪思维功能室以“沂蒙精神的时代回响”为主题,为八十余名志愿者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沂蒙精神宣讲。通过影像重现、情景讲述与互动研讨,两位主讲人从历史脉络、精神内核与现代实践三个维度,系统诠释了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激励青年学子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使命,在新时代续写“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

赤诚铸魂映初心 创新破局启新程
宣讲首章聚焦“爱党爱军的赤诚情怀”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汪圣骐以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王换于“战时托儿所”等故事为引,还原了“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嫂”的悲壮历史。“沂蒙百姓用生命诠释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这种赤诚是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他结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出“数据时代更需坚守为民初心”,呼吁健管学子以专业知识赋能基层健康服务。


峗庆帝则以“识字班”“合作医疗”等沂蒙改革创举为例,剖析了困境中求变、破局中求新的精神密码。“从手推车推出淮海战役胜利,到直播电商带火沂蒙山货,创新始终是老区发展的引擎。”他强调“健康中国建设需要青年以创新思维突破壁垒”,现场志愿者纷纷记录下“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构想。

坚韧为骨担重任 奉献如炬照征程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与“乐于奉献的价值追求”构成宣讲的第二篇章。一段黑白纪录片《沂蒙六姐妹》将观众拉回硝烟弥漫的岁月:姐妹们带领村民72昼夜赶制军鞋15万双,肩扛背驮运送弹药穿越火线。“没有机械,就用石碾碾米;没有布料,就拆被子做军装。这种‘困难压不垮、使命必达’的韧性,正是当代青年需要的品格。”汪圣骐的讲述让在场学子眼眶湿润。


薪火相传谱华章 砥砺奋进向未来
压轴篇章围绕“沂蒙精神的现代价值”与“传承发扬”,展望未来实践路径。通过临沂朱村“红旅+生态”振兴案例、蒙阴县“健康乡村”数字化改革等影像,主讲人揭示精神传承与时代需求的深度融合。“沂蒙精神不是口号,而是可复制的发展方法论。”在“传承与发扬”部分,峗庆帝分享了“95后”村官王磊用直播电商带动老区农产品出山的案例。青春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沂蒙精神不是陈列馆里的展品,而是每个青年都能点燃的火种。



蒙山沂水育新苗 青春接力续华章
巍巍蒙山,见证精神永恒;滔滔沂水,激荡青春回响。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为新时代写下最炽热的注脚。宣讲在《沂蒙山小调》的悠扬旋律中落幕,但思想的激荡远未停息。志愿者陈儒琪感慨到:“传承在于行动——让沂蒙精神在健康管理中‘活起来’,在志愿服务中‘热起来’。”推动精神从“入耳”到“入心”、从“共鸣”到“共行”。

文字来源:倪熔
图片来源:陈儒琪
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