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6 日,春日暖阳倾洒,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在这美好的时节,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于行者楼103顺利拉开“志”在春“生”生命教育志愿服务第一期理论培训活动的帷幕。此次活动以“探寻生命:洞察关系,开启人际觉察之旅”为主题,旨在通过互动与体验,为同学们搭建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唤醒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敏锐觉察与深入思考,为未来的志愿服务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

在当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同学加入志愿者队伍,渴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大家常常因日常服务的忙碌,忽略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在投身服务时,志愿者一心想着为他人排忧解难,却很少停下脚步,与身边同样怀揣热忱的伙伴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互联网时代下的同学们也常常忽视身边的人际关系。就像春日里的花朵,一朵花即便再娇艳,也无法勾勒出春天的全貌,只有众多鲜花在暖阳与雨露的润泽下相互辉映,才能构成五彩斑斓的花海。这次“志”在春“生”培训活动,对我们而言,远不止是一场理论学习,更像是一场心与心的真诚对话。在互动中,我们有机会倾听彼此心声,觉察身边伙伴的所思所想,真切感受人际关系的美好。
在春和景明的天气下,“花生”们满怀喜悦与期待地来到活动现场,簇拥至精美的合影框前,定格下这一刻的灿烂笑容。接着,他们移步至签到处,抽取本次活动分组的组号,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期待与好奇。教学楼中回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活动在这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欣然启幕。


活动伊始,主持人陈宇豪通过“镜像律动”环节,将同学们两两一组或多人一组,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律动中开启了人际觉察之旅。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彼此配合,默契渐生,仿佛在春日微风的熏陶下,悄然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紧接着是“群星不孤单”互动环节,该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分享彼此的经历与感受,在此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彼此间存在着诸多共鸣与默契。“原来,我并不孤单,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彼此的影子”,当真正敞开心扉,才发现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这种深层的共鸣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自己真切地感受到了被他人理解,有人能够和自己共鸣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团队中的每一份关系和情谊。


在“绘制人际星图”环节,大家用画笔勾勒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每一根线条,都代表着一段关系;每一个节点,都承载着一份情感。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不仅明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态,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自己,也照亮他人。在最后的角色扮演环节,罗炘成同学通过关系牵线,生动的进行了情景再现互动。随着情景的不断转换,罗炘成在不同的反应与表现中,深刻感受到了关系的微妙变化。而其余同学,则通过观察现场的情景变换,在一次次的互动中,深切感悟到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互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无形的丝线将我们连接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人际关系网络需要大家一起编织、共同托举与维系。

时间在热烈的氛围中飞速流逝,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王兰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并分发了“守护之旅驿站”收到的信件。这些来信,承载着“花生们”对彼此最真挚的祝福与期待,正如同在春日的尾声,播撒下一颗颗饱含希望的生命之种。志愿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志” 在春 “生”,心向未来。在此次生命教育服务理论培训活动现场,同学们始终保持认真的神情、端正的态度,深刻彰显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互动环节中,欢声笑语不断,不仅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更体现了互帮互助的氛围,这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雷锋同志以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同学们在活动里相互交流、彼此学习,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着雷锋精神。
此次生命教育志愿服务培训不仅有利于培养一批固定的生命教育“花生”,使志愿者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实践和传承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同时活动也能让校园中的流动“花生”体验生命教育,觉察和感知人际关系,提升生命质量,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播生命教育,持续探寻生命的真谛。凝“生”聚力,传递温暖,“志”在春“生”将助力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绽放新的光芒。

撰稿:李玛利
摄图:刘前磊 李佳苇
初审:王吉青 罗 丹
复核:王兰馨 冯 寅
终审:王兰馨 冯 寅
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
校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