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全校商科教师的信息产业一流课程建设水平,利于全校商科品牌课程群建设,綦江校区淬炼·国际商学院于12月7日下午16:00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分享嘉宾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笑春教授。讲座由范保珠副院长主持,双校区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

陈教授结合自身的一流课程建设经验首先对一流课程的定义进行了讲解。她表示,一流课程分类主要有五大类别。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成本较高,需要特别注意。另外,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要求学生70%以上的学时深入基层。在国家一流课程评选名额方面,据陈教师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名额占比达到45%,超过了线下一流课程。此外,陈教授特别分享了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

就课程内容和团队建设方面陈教授也向大家分享了其个人的独特见解。在课程内容方面,她呼吁大家要重点打造具有标识意义的课程。并且,陈教授还指出一流课程需要突出教学改革。无论是教案,还是课堂、实践环节的设计,都需要体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思政为方向的改革思路。在团队建设上,她表示,为了更好的搭配教师队伍,需要综合考虑年龄、学历和职称。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团队教师相关背景。此外,陈教授建议从课程建设开始,团队要做好前期资料记录的准备,并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来进行“前期热身”。

在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方面,陈教授结合了多个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展示。她表示,申报书需要做到图文结合,严格满足相应的字数限制,提及的附件材料最好全部提供,纸质版尽量精装彩打。在课程信息部分,陈教授建议多注重课程覆盖面和适用范围。在教师团队部分,需要注意团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角色分工。在课程目标部分,需要体现高阶性目标。在课程建设和应用情况部分,一定要体现创新性。在课程特色与创新部分,陈教授强调要把课程重心聚焦到课程本身。而在课程建设计划部分要考虑长期发展,往更好的方向推进。

“争取一流课程的前提是打好课程自身的基础。”范院长表示,此次一流课程专题讲座非常有意义,不仅帮助教师们了解了一流课程建设的流程,更让大家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奋斗方向。他强调,全校商科所有教师应结合新商科教育模式,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平时注重课程建设的积累,不断丰富并打造支撑集团和学校办学定位的、国内最大的信息产业特色商科品牌课程群。
图文:白小锋
(淬炼·国际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