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区县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文明办评选推出了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观云书院国学导师——杨修平上榜。
杨老先生是云南省昆明市军队退休干部,回到家乡綦江后坚持弘扬雷锋精神,热心帮助困难人士,经常主动为群众清除路障、清理垃圾、筹资改造小区道路等,周边群众交口称赞。他参与组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开展义务宣讲80余场,服务群众达4.2万余人次。他寻访了66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整理綦江区抗美援朝战士回忆录,并自掏腰包2万多元编印了《最可爱的人——重庆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珍贵资料。12年来,杨修平累计捐资45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曾获评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昆明市“最美春城银霞志愿服务之星”,綦江区“最美捐赠者”“最美志愿者”等。

2024年11月,观云书院与綦江区关工委挂牌建立国学教育基地,仪式上正式聘任了杨修平、霍之泉、陈世贵、李国强四位为基地首批国学讲师。在担任国学导师以来,杨老先生和他的同仁们一直坚持0课筹为同学们授课。在与书院师生的日常交流中,杨老先生曾勉励同学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积极健康向上的人,要多学知识,学好知识,报效祖国。”在书院传承国学经典的同时,也在涵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引领他们立心立德,向上向善。
此次杨老先生荣膺“重庆好人”称号,让大家直呼,观云书院导师团含金量还在上升!事实上,除上述国学基地相关课程外,观云书院始终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家文化与领导力积极链接校内外资源,聚焦书院空间,利用课余时间,聘请校内外行业专家作为书院导师,开展了多项特色育人课程与活动。


中医文化体验课:由綦江区中医院副院长易文博、治未病科主任梅雪峰、药剂科主任周粤等10余名綦江区名中医领衔作为校外中医导师,开展每月一期的特色中医文化体验课课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移通校园,在普及中医文化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借助中医院资源,观云书院开展了大型活动中医文化体验日活动。4月25日,第二届中医文化体验日活动将于与全校师生见面。



书画名家工作室:为弘扬传统文化,深化文化育人,观云书院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打造书法工坊,以书法为纽带,探索传统文传承创新之道。活动主要环节为书法名师精讲+书法实操,由专业指导老师——綦江区书法家李楠琦老师,围绕书法技法研习、经典碑帖临摹、书法赛事指导等板块,每周1次课,助力学生掌握书法技艺,感悟文化底蕴。


校内导师团队:古韵悠扬,传承秉性。为培养有仁有智、守正创新的学子,观云书院结合“传承力”联动校内资源,入驻并建设了清羽音乐工作室、BIM数字建造工坊、手艺空间、新媒体数字营销工作室4个项目工坊。清羽音乐工作室由观云书院与艺术教育中心联合打造,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承担多项大型活动的国乐演奏工作,工坊共计荣获80项奖项;BIM数字建造工坊与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合作,主要研究方向为BIM数字建模、数字建模竞赛,目前已开展两届“鲁班杯——传统建筑建模大赛”,工坊学生曾荣获全国高校BIM毕设大赛赢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斯维尔杯”大赛获斩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奖项;手艺空间工坊与大健康管理学院联合,开设手工纸花体验课,丰富书院装饰,弘扬传统文化;新媒体数字营销工作室则与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和新商科教学部合作,致力于培养新型数媒人才,组织了多项实践活动。




后续,观云书院将持续发挥连接点作用,整合校外导师与各工坊指导老师的专业优势,通过深化校地协同、强化校内联动的双重路径不断升级壮大导师团队,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