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信息检索能力、法律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探索精神,通识教学部教师洪欣琳、黄延果组建跨学科学生团队,参加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指导,由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并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重庆市二等奖。

本次大赛的参与范围从西部地区的院校扩展至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院校,吸引了来自重庆、四川、安徽、上海等地区的295所高校的近12万名学生参与。在重庆赛区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移通学院等高校共120支队伍参与其中。经过近三个月的校内选拔赛、省赛淘汰赛和省赛决赛等多个阶段。最终,我们学校成功突围,获得优异成绩。

本次比赛学生经历了限时答题和提交开放式案例设计作品等阶段。在淘汰赛期间,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团队进行了多轮答题训练,即便是在国庆节假期期间也未有丝毫懈怠。
决赛获奖作品《法律检索之门:开启毕业生劳动权益保护之门》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源于《法律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社会》两门通识课程。《法律与社会》课程组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研讨、法律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调研、课堂模拟法庭、双师授课等教学实践,深入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社会逻辑与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从社会分层、经济互动等视角剖析法律实践,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法律检索能力,为参赛作品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支撑。《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组教师秉承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微视频拍摄、项目式研讨、社会调研、课堂辩论、聚焦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分析工具与社会问题的交叉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从校内选拔到省赛突围,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的协同创新成为制胜关键。自2024年9月份起,教师们便在课堂上招募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多支跨学科队伍报名参赛。从计算机检索能力的培训、网页使用方法的教学,到决赛作品的主题选择、脚本撰写以及内容制作,师生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个人才华,最终荣获重庆市二等奖的佳绩。这不仅是通识课程内容实践的成果,也是对通识教学部近年来教育改革措施的肯定。
通识教育作为学院“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培养人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多元化课程实践的道路上,通识教学部鼓励教师带队参加各种学科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强化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与表达、团队协作、创新精神。未来,通识教学部教师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以更严格的标准推进课程实践的深入发展。
图文:洪欣琳
通识教学部供稿